致我信仰的热爱的亲爱的 ——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”
2021-06-22 16:15:5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北塔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杨栩荣 | 作者:李忠华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0328

致我信仰的热爱的亲爱的

——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”

李忠华

题记:一个国家,有一种精神最宝贵,那就是对历史的认识和传承。从石库门到天安门,从兴业路到复兴路,百年来,建党精神演化革命精神谱系,今天化为时代精神。重温百年党史,握好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的接力棒,我们在新时代阔步前行。

一、长征路

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,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,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100年华诞。

2021年春,乍暖还寒,我慕名来到邵阳城步境内的老山界,为了看“南方呼伦贝尔”之誉的南山牧场,更是虔诚追寻“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”,接受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洗礼!

走在长长的小路上,灌木林把小路遮得严严实实,丝毫不见阳光,穿行其中,难辨东西;费力攀爬百步坎地段那70多度的陡壁上雕凿出来的百余级石梯,形似天梯,令人望而生畏……挥汗如雨,我们气喘吁吁地立于老山界。小憩片刻,俯瞰似游龙般弯弯山道,亲亲一片片盛开的映山红。宁静之中,“老山界”三个字赫然跃入眼帘,我仿佛突然看到八十七年前的一幕景象:那个血色年代,那次伟大的战略转移中,当年红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围剿,出奇不意来到这里,演绎了一个改变红军长征的历史故事,推动着长征的车轮奋勇向前。

在1934年12月,在波澜壮阔的长征路上,肖克、任弼时、王震率红六军团西征时经过城步、翻越老山界后,出现在眼前的竟是一片绿波起伏、一望无垠的大草原。将士们望着这亘古荒原,显得豪情满怀。革命的道路一盏明灯在坚定闪耀着。于是不再犹豫,不再徘徊,革命的脚步大踏步的奔向贵州遵义。老山界在革命的火盆里点亮了一支思想的火把,革命的路,从此明亮,越走越宽。

岁月飞逝,红军长征的弹指一挥间,已凝固为永恒的历史。当年革命志士翻越的一座座“老山界”,铿锵有力的步伐似在耳畔响彻,有一种力量冲破时空在今天依然光芒四射, 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屡克艰险、力挽狂澜的精神,那是由党的初心和使命激发出来的气和劲。历史已远去,精神却永存。百年历程,人民为什么如此信任共产党?因为他们从无数次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到:只有共产党才真正地“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”。          

二、邵阳红

今天,历史的回音在耳边响起,那场远去的“不要落后做乌龟呀” “我们顶着天啦”的豪言壮语仿佛还在耳畔激荡,令我心绪万千。

 资江,在奔涌中释放活力;古城,在嬗变中勃发生机。邵阳是重要的革命老区,留下了老山界、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、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等红色历史遗存,留下了“一条棉裤”“萝卜坑里长铜钱”等红色故事。邵阳是革命先辈袁国平、贺绿汀、吕振羽、宛旦平等人的出生成长地,是红军长征重要经过地,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、任弼时、贺龙、叶剑英、王震等在邵阳留下了光辉的足迹。散落在邵阳大地的每一处爱国主义基地、革命文物旧址、红色旅游景点,都是一部历史教科书、一个信仰熔铸点、一座红色基因库,承载着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和信念追求。从隆回花瑶故里到新宁崀山脚下,从“湘中商都” 邵东到楚南苗疆城步,“二中心一枢纽”步履铿锵,党史学习教育热气腾腾,挖掘红色文化“富矿”逐浪声高。

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,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。“把蓝图变为现实,是一场新的长征。路虽然还很长,但时间不等人,容不得有半点懈怠。”百年党史那闪耀着真理的光芒,如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我们,似光辉的旗帜鼓舞着我们。

“100年奋斗史、100年崛起史、100年辉煌史,愿党明天越来越好”、“党史花正红,家乡更秀美”……一条条溢满真情的留言,或颂赞伟大的党,或感谢党的好政策,或表示对邵阳人民奉献精神的敬佩。

岁月悠悠,往事历历。党爱人民,人民爱党。

三、圆三梦

滔滔资江边,巍巍北塔下,我无数次重复自己年轻的誓言……党的春风,给了我“胆”,使我的人生实现了三级跳:从普通教师,到区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干部,再提拔到区委党校。   

镜头一:敢于担当的“公务员梦”。我从业余时间“不务正业” 地开始“舞文弄墨”投稿,到2011年进入区委宣传部、区委党校,而圆了我孜孜以求的“公务员梦”。 10年来,沐浴组织关怀,信仰之光引领我们汇聚到党校,不忘初心锤炼党性锻造品质以自强。课堂上理论思辨孜孜以求得甚解,现场教学鞭策践行感悟深,竞赛场上意气风发争上游,生活中严肃活泼律己纪在前。鲜红的党旗下,用忠诚和信念让坚定的誓言闪光;与时俱进,思想先行,实事求是的党校人基因血脉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。尽管日常工作很累,但累出了成绩,累出了我的成长。至今,我已在人民网、《湖南日报》、《邵阳日报》等刊发理论、新闻稿700多篇次。如今,“二中心一枢纽”“二区四城”战略,铿锵前行;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,永远在路上。我谨记,我是骄傲的党校人!

镜头二:敢于突破的编外委员梦。 2013年3月,曾经的一位同事找到我,说:“老朋友,你是写稿的,你看,江北明珠小区居民有点烦心事,给我们百姓写条建议,向上面反映反映。”“好!”我爽快答应。于是,我根据群众的意见,详细采访、了解状元洲群工办、群工站对江北明珠居民问题的处理过程。在当年区政协会议上,我以“编外委员”身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相关建议,再由小组撰写提案,这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。随后,我采写的《贴近群众心坎解群众难题——一个“三角地带”的群众工作带来干群新气象》被湖南卫视认可,专程派记者进行实地采访。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注,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。

镜头三:敢于“胜利”的新房梦。经历了六年的租房生活,终于,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和妻子“面试”了十几家房源后,最后“胆大包天”交了15万“首付”,锁定一套三室两厅房。虽然最后房款40万,但是我并不紧张,因为手里还有“几两”,从铁哥们那死缠硬磨借到10万,又用上了公积金贷款,新房如期搞定。如今,在市区,住自己的房子,我和妻子不再忍受两地分居之苦,那种感觉比租房爽多了——出出进进、迎亲会客,“我的地盘我作主”,也不用去看房东的脸色了。而阳台上栽种了一些树木、花草。春季来临,鲜花盛开,绿草如茵,树木葱笼,一幅“蜂争粉蕊蝶分香”和谐美好的画卷。

一部影片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对白,主人公杰克.莱蒙对那技术高超的工匠说:“你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?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呢?”工匠望着他说:“另一个旺季”。是啊,永远与党和人民在一起,我们的生命便焕发出夺目的光彩。

2021年,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。请允许我真情表白:伟大的党,我敬你信你;美丽的邵阳,我爱你;亲爱的家人同事,我爱你们!衷心祝愿我信仰的、热爱的、亲爱的都越来越好!

后记:仰望“老山界”几个大字和那座座连绵巍峨的大山,革命的故事已随岁月远去,但从南湖的游船,到井冈山的根据地,从延安的窑洞,到西柏坡的村落……百年党史放射出令世人景仰的精神光芒,领袖指路,初心不改,治党强国,继往开来。 

责编:杨栩荣

来源:北塔区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